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途中

标题包含
途中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炯(650年-714年),字升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华阴人。其父曾任山西太原府丞,去世后杨炯因举孝廉被任命为校书郎。后应制举及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一职,再迁为崇文馆学士。 杨炯以诗赋擅名,与王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轻轻告别故乡的小城,前行直指那金色的城堡。漫长的旅途足有千里之遥,沿途山川重重叠叠。 风时常吹拂过大地,云彩不断从山巅涌出。草木繁茂的花园中绿意盎然,山顶上松树高耸入云。 可我的心总是感到不快活,独自远游,只能无声地流淌着思乡的泪水。
去完善
释义
1. 鼎邑:古代九鼎之地,这里借指长安; 2. 金墉:古地名,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北,这里借指洛阳; 3. 盈:满的意思,这里表示距离远; 4. 亘:绵延不断,这里表示山川连绵不绝; 5. 风、云:这里都是诗人用自然现象来比喻自己的处境和心境; 6. 郁郁、亭亭:形容柳树、松树茂盛挺立的样子; 7. 客心:离家在外的游子心情; 8. 乡泪:思乡的泪水。
去完善
赏析
《途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家远行的心境与沿途所见的美景。诗的开篇,“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表达了诗人离家渐行渐远的心情。接下来的诗句则详细描写了旅途的遥远和山水的壮丽景色。“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写出了路途的漫长,重重的山峦。同时,“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风经常吹拂的地方,云彩总是萦绕在群山之间。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用“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描述了旅途中所见的美丽风光,青青的柳树下,高高的松树上。然而,尽管景色优美,但诗人依然无法掩饰其愁绪,最后两句“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作为离家远行之人,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却无法带来心灵上的慰藉,思乡的泪水不禁油然而生。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风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令人产生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7世纪的中国,也就是唐朝初年,一位名叫杨炯的年轻才子正走在人生的旅途中。他的诗歌《途中》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这首诗创作于唐高宗时期(649-683年),当时杨炯正处于青年时期,科举失利,未能如愿以偿地进入仕途。 在这个时代,科举制度已经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许多文人墨客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然而,科举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许多人往往多次落榜,直至终老仍未能实现梦想。杨炯就是这些失意文人的代表之一。 在《途中》这首诗中,杨炯以旅途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很强的普遍性,许多士人都曾经历过类似的挫折和困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