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太平宫

标题包含
宿太平宫
驱车长道久尘劳,一宿清宫醒骨毛。 古桧有风天自籁,石坛多露鹤争嗥。 星河耿耿秋还迥,栖观澄澄夜更高。 吟对疎钟俗机尽,已疑身世属仙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驾驶马车行驶在漫长的道路上,经过长时间的奔波,终于在一个清净的宫殿里得到暂时的休憩。古老的松柏随风摇曳,发出天籁之音,石阶上布满了露水,引得群鹤竞相啼鸣。秋天的星空明亮高远,夜晚的道观显得格外宁静,周围一片空明。在这疏钟声中吟诗,世俗的烦恼都抛诸脑后,仿佛已经置身于仙人的世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太平宫:即指天平山上的道教宫观,位于浙江湖州。 2. 驱车长道久尘劳:驱车,驾驶车马;长道,漫长的道路;久尘劳,长时间奔波劳累。 3. 醒骨毛:使全身的毛孔都清爽舒畅。 4. 古桧有风天自籁:古桧,古老的松柏树;天籁,自然的声音。 5. 石坛多露鹤争嗥:石坛,石阶;露,露水;鹤争嗥,形容众多鹤鸟争相鸣叫的情景。 6. 星河耿耿秋还迥:星河,星空;耿耿,明亮的样子;秋还迥,秋天更加深邃遥远。 7. 栖观澄澄夜更高:栖观,此处指安静的道观;澄澄,明亮的样子;夜更高,夜晚更显得高远辽阔。 8. 吟对疎钟俗机尽:吟,吟诗;对,面对;疎钟,缓慢而深沉的钟声;俗机尽,世俗杂念消失殆尽。 9. 已疑身世属仙曹:已疑,已经怀疑;身世,经历和处境;属仙曹,仿佛归属于神仙的世界。
去完善
赏析
《宿太平宫》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在旅途中投宿于太平宫时所创作的。全诗以“一宿清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脱离世俗纷扰、超然物外的感受。 首联“驱车长道久尘劳,一宿清宫醒骨毛。”描述了旅途的劳顿以及投宿后的轻松与舒适。诗人以“尘劳”喻指世俗的繁琐和烦恼,而“清宫”则象征宁静、清幽的地方。通过对比,强调了出世的愉悦和对尘世的远离。 颔联“古桧有风天自籁,石坛多露鹤争嗥。”描绘了太平宫的自然景象:古老的柏树间风声悠扬,如天籁之音;石坛上露水斑驳,鹤群争鸣。这一联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生机盎然的画面,体现了诗人的观察力与审美情趣。 颈联“星河耿耿秋还迥,栖观澄澄夜更高。”进一步刻画了秋天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沉与宁静。银河高悬夜空,四周寂静无比,这样的场景使人心旷神怡。 尾联“吟对疎钟俗机尽,已疑身世属仙曹。”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面对稀疏的钟声,凡尘琐事仿佛都已远去;置身于此仙境般的世界,竟疑心自己的身世已经超凡入圣。此联深化了主题,表现出诗人追求精神超越的决心与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太平宫》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99年,当时苏舜钦正在宦游过程中,官场生涯颇为不顺。他在宫廷斗争中失利,被贬为亳州通判,此后在宦途上多有沉浮。此次来到太平宫,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描述自己在宦途中所经历的曲折与辛酸的诗篇。 这个时期正是北宋年间,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但与此同时,社会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在官僚体系内部,权力斗争和利益冲突尤为激烈。这些时代背景都对苏舜钦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忧郁、深沉的色调,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宦途艰辛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