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雁归北。
渺渺茫茫似客。
春湖里,曾见去帆,谁遣江头絮风息。
千年记当日。
难得。
宽闲抱膝。
兴亡事,马上飞花,看取残阳照亭驿。
哀拍。
愿归骨。
怅毡帐何匹,湩酪何食。
相思青冢头应白。
想荒坟酹酒,过车回首,香魂携手抱相泣。
但青草无色。
语绝。
更愁极。
漫一番青青,一番陈迹。
瑶池黄竹哀离席。
约八骏犹到,露桃重摘。
金铜知道,忍去国,忍去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雁北归,仿佛是漂泊的过客。
在春湖中,曾经看到那离去的船帆,是谁让江头的柳絮随风飘散?
千年的往事如烟,难以忘怀。
难得有闲暇时光,抱着膝盖,静静地思考。
历史上的兴亡之事,如同马上的落花,看着夕阳照在亭驿之上。
心中充满了哀伤,希望能回到故乡,寻找亲人的遗骨。
可惜毡帐已不再,奶酒也无法品尝。
只希望那青冢的头骨依然洁白。
想起那些为坟头洒酒、驾车回首的人们,他们紧紧相拥,泪水涟涟。
只是眼前的青草已经变得苍白,话语已尽,忧愁更加深沉。
再次回顾那些曾经的辉煌,只剩下一片青青的草地和那些陈旧的痕迹。
瑶池和黄竹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欢宴,八骏依旧可以来到,露桃还可以重新采摘。
金铜的传说,让我们想起离开故国的痛苦,离开故国的痛苦。

去完善
释义
1. 雁归北:指大雁向北飞回。
2. 渺渺茫茫似客:形容景象遥远而模糊,像远方的过客。
3. 春湖里,曾见去帆:春湖是地名,去帆是指船帆远去。
4. 谁遣江头絮风息:谁使江头的柳絮停止飘舞。
5. 千年记当日:指过去的千年历史。
6. 难得:指闲暇的时光很难得。
7. 宽闲抱膝:指悠闲地抱着膝盖。
8. 兴亡事,马上飞花:指历史上的兴亡之事,像马上的花瓣飘落。
9. 残阳照亭驿:夕阳照在亭驿上。
10. 哀拍:指悲伤的旋律。
11. 愿归骨:希望灵魂归骨,即希望死后的灵魂能够回到故乡。
12. 怅毡帐何匹,湩酪何食:感叹毡帐和湩酪的食物在哪里。
13. 相思青冢头应白:思念的青冢头应该已经变白。
14. 过车回首,香魂携手抱相泣:过车的行人回头,香魂携手相拥哭泣。
15. 但青草无色:只有青草没有颜色。
16. 更愁极:更加忧愁。
17. 漫一番青青,一番陈迹:只是一番青青,一番陈迹,即只是绿色的景色,却是过去的痕迹。
18. 瑶池黄竹哀离席:瑶池和黄竹都是地名,哀离席是指离别的宴席。

去完善
赏析
《兰陵王》是宋代文学家刘辰翁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句“雁归北”,以大雁南归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历史的轮回。接下来“渺渺茫茫似客”,将历史人物比作过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尊重。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春湖里,曾见去帆,谁遣江头絮风息”,诗人通过描绘春湖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回忆。这里的“去帆”和“絮风息”分别象征着历史的起落和风云变幻。
“千年记当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长期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接下来的“难得,宽闲抱膝”,则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无奈。
“兴亡事,马上飞花,看取残阳照亭驿”,诗人通过对兴亡事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里的“马上飞花”和“残阳照亭驿”分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哀拍。愿归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接下来的“怅毡帐何匹,湩酪何食”,则表现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相思青冢头应白”,诗人通过对青冢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里的“青冢”象征着历史的痕迹。
“想荒坟酹酒,过车回首,香魂携手抱相泣”,诗人通过对荒坟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里的“荒坟”和“香魂”分别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和英雄的精神。
最后一句“但青草无色”,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里的“青草无色”象征着现实的苍白无力。
总的来说,《兰陵王》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兰陵王·丙子送春》是南宋词人刘辰翁在公元1276年(丙子年)创作的一首词。这一年,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攻占,南宋灭亡。刘辰翁作为南宋遗民,对故国的沦丧感到无比悲痛。
在这个特殊时期,刘辰翁的人生际遇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原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过着安逸的生活。然而,随着南宋的灭亡,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甚至可能面临生命危险。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与此同时,刘辰翁所处的时代背景也非常复杂。当时,元朝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开始进攻南方。南宋朝廷在蒙古铁骑的冲击下,逐渐崩溃。在这种背景下,刘辰翁等南宋遗民不仅要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还要承受来自元朝统治者的压迫和歧视。这种双重压力使得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综上所述,《兰陵王·丙子送春》这首词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刘辰翁通过这首词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一位文人在乱世中的坚韧品质和崇高情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