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兰陵王

标题包含
兰陵王
雁归北。 渺渺茫茫似客。 春湖里,曾见去帆,谁遣江头絮风息。 千年记当日。 难得。 宽闲抱膝。 兴亡事,马上飞花,看取残阳照亭驿。 哀拍。 愿归骨。 怅毡帐何匹,湩酪何食。 相思青冢头应白。 想荒坟酹酒,过车回首,香魂携手抱相泣。 但青草无色。 语绝。 更愁极。 漫一番青青,一番陈迹。 瑶池黄竹哀离席。 约八骏犹到,露桃重摘。 金铜知道,忍去国,忍去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辰翁(1232年-1297年),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著名文学家、词人。 刘辰翁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中进士,历任国史院...查看更多
*怡怡怡..z*
去完善

译文
大雁北归,仿佛是漂泊的过客。 在春湖中,曾经看到那离去的船帆,是谁让江头的柳絮随风飘散? 千年的往事如烟,难以忘怀。 难得有闲暇时光,抱着膝盖,静静地思考。 历史上的兴亡之事,如同马上的落花,看着夕阳照在亭驿之上。 心中充满了哀伤,希望能回到故乡,寻找亲人的遗骨。 可惜毡帐已不再,奶酒也无法品尝。 只希望那青冢的头骨依然洁白。 想起那些为坟头洒酒、驾车回首的人们,他们紧紧相拥,泪水涟涟。 只是眼前的青草已经变得苍白,话语已尽,忧愁更加深沉。 再次回顾那些曾经的辉煌,只剩下一片青青的草地和那些陈旧的痕迹。 瑶池和黄竹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欢宴,八骏依旧可以来到,露桃还可以重新采摘。 金铜的传说,让我们想起离开故国的痛苦,离开故国的痛苦。
*怡怡怡..z*
去完善
释义
1. 雁归北:指大雁向北飞回。 2. 渺渺茫茫似客:形容景象遥远而模糊,像远方的过客。 3. 春湖里,曾见去帆:春湖是地名,去帆是指船帆远去。 4. 谁遣江头絮风息:谁使江头的柳絮停止飘舞。 5. 千年记当日:指过去的千年历史。 6. 难得:指闲暇的时光很难得。 7. 宽闲抱膝:指悠闲地抱着膝盖。 8. 兴亡事,马上飞花:指历史上的兴亡之事,像马上的花瓣飘落。 9. 残阳照亭驿:夕阳照在亭驿上。 10. 哀拍:指悲伤的旋律。 11. 愿归骨:希望灵魂归骨,即希望死后的灵魂能够回到故乡。 12. 怅毡帐何匹,湩酪何食:感叹毡帐和湩酪的食物在哪里。 13. 相思青冢头应白:思念的青冢头应该已经变白。 14. 过车回首,香魂携手抱相泣:过车的行人回头,香魂携手相拥哭泣。 15. 但青草无色:只有青草没有颜色。 16. 更愁极:更加忧愁。 17. 漫一番青青,一番陈迹:只是一番青青,一番陈迹,即只是绿色的景色,却是过去的痕迹。 18. 瑶池黄竹哀离席:瑶池和黄竹都是地名,哀离席是指离别的宴席。
*怡怡怡..z*
去完善
赏析
《兰陵王》是宋代文学家刘辰翁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句“雁归北”,以大雁南归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历史的轮回。接下来“渺渺茫茫似客”,将历史人物比作过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尊重。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春湖里,曾见去帆,谁遣江头絮风息”,诗人通过描绘春湖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回忆。这里的“去帆”和“絮风息”分别象征着历史的起落和风云变幻。 “千年记当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长期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接下来的“难得,宽闲抱膝”,则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无奈。 “兴亡事,马上飞花,看取残阳照亭驿”,诗人通过对兴亡事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里的“马上飞花”和“残阳照亭驿”分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哀拍。愿归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接下来的“怅毡帐何匹,湩酪何食”,则表现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相思青冢头应白”,诗人通过对青冢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里的“青冢”象征着历史的痕迹。 “想荒坟酹酒,过车回首,香魂携手抱相泣”,诗人通过对荒坟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里的“荒坟”和“香魂”分别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和英雄的精神。 最后一句“但青草无色”,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里的“青草无色”象征着现实的苍白无力。 总的来说,《兰陵王》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怡怡怡..z*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兰陵王·丙子送春》是南宋词人刘辰翁在公元1276年(丙子年)创作的一首词。这一年,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攻占,南宋灭亡。刘辰翁作为南宋遗民,对故国的沦丧感到无比悲痛。 在这个特殊时期,刘辰翁的人生际遇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原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过着安逸的生活。然而,随着南宋的灭亡,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甚至可能面临生命危险。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与此同时,刘辰翁所处的时代背景也非常复杂。当时,元朝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开始进攻南方。南宋朝廷在蒙古铁骑的冲击下,逐渐崩溃。在这种背景下,刘辰翁等南宋遗民不仅要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还要承受来自元朝统治者的压迫和歧视。这种双重压力使得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综上所述,《兰陵王·丙子送春》这首词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刘辰翁通过这首词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一位文人在乱世中的坚韧品质和崇高情操。
*怡怡怡..z*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