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屐韩仲文

标题包含
送屐韩仲文
江南到梅暑,蒸湿鲜晴明。 聊倣登山样,无妨涉水行。 齿牢防易折,蜡滑亦加轻。 早幸还吾土,闲将挂后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张方平在宋仁宗时期进入官场,历任地方官和中央官员。他在地方任职期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南入梅雨季,湿热交替阳光明亮。 尝试像登山那样,不妨涉水前行。 牙齿坚固防止断裂,蜡润滑增加轻便。 早日回到我的土地,空闲时将其挂在后廊。
去完善
释义
1. 江南:这里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 2. 梅暑:梅雨季节的炎热天气。 3. 蒸湿:闷热潮湿的环境。 4. 鲜晴明:阳光充足的晴朗天气。 5. 聊倣:姑且模仿。 6. 登山样:形容登山鞋的样子。 7. 无妨:不妨。 8. 涉水行:指雨天或泥泞时行走。 9. 齿牢:牙齿牢固。 10. 防易折:防止轻易折断。 11. 蜡滑:形容鞋子表面光滑。 12. 亦加轻:使脚步更加轻便。 13. 还吾土:回到家乡。 14. 闲将:闲暇时将...挂在墙上。 15. 后楹:房间的后墙。
去完善
赏析
《送屐韩仲文》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送屐这一礼物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开篇写江南梅雨季节的潮湿和闷热,以“蒸湿鲜晴明”形象地描绘出江南气候的特点,为后文铺垫了环境氛围。次句“聊倣登山样,无妨涉水行”意味着朋友在远方需要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履屐成为行者之必备。 接下来两句“齿牢防易折,蜡滑亦加轻”以屐的制作工艺为主题,暗示友人出行的顺利和安全。诗人借用屐的特点,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关心和祝福。最后两句“早幸还吾土,闲将挂后楹”,表现出诗人希望友人能早日归来,享受安定的生活,而屐作为此次出行的见证,将被挂在廊檐下,提醒人们友人的一段旅程。 整首诗通过描述屐的制作和使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爱和对旅行的祝福,同时传达出一种朴素、真挚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屐韩仲文》是北宋著名文人张方平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48年,此时正值宋朝中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在这一年里,张方平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担任监察御史、尚书省左丞等职,后因与当权者不合而被贬为地方官。然而,他的正直和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翰林学士。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世态炎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一时期,北宋文学界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如苏轼、黄庭坚等。他们的诗歌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交流也十分活跃,使得文人墨客们能够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共同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