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骆宾王集 其一
义师散后遁僧寮,老抱雄心托浙潮。此笔江河流万古,多因曾檄伪临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义师解散之后隐居于寺庙,年老的他仍然怀揣着壮志托付给浙江潮水。这支笔所写的江河永远流传,多半是因为曾经写下了伪朝的檄文。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题:题目。
2. 骆宾王:唐代著名文学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
3. 集:文集,即《骆宾王文集》。
4. 其一:这是组诗的第一首。
5. 义师散后遁僧寮:义师,指义军,这里指徐敬业领导的反对武则天政权的军队。散后,失败之后。遁,隐避。僧寮,僧舍,这里指寺庙。
6. 老抱雄心托浙潮:老,诗人自称。抱,怀有。雄心,伟大的抱负。托,寄托。浙潮,浙江潮水,此处借指国家大事。
7. 此笔江河流万古:此笔,指骆宾王的文采。江河,长江和黄河,这里象征国家。流万古,流传千古。
8. 多因曾檄伪临朝:多因,多半是因为。曾檄,曾经发布檄文。伪临朝,指武则天的篡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所写,描绘了唐朝才子骆宾王在义军失败后遁入僧侣生活,但始终怀揣着壮志未泯的心情。他以饱含情感的笔触创作了无数佳作,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那篇讨伐武则天的檄文,流传至今依然被人们传颂。诗中赞颂了骆宾王的才华横溢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念,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骆宾王集 其一》这首古诗是清代著名诗人丘逢甲所创作的。这首诗创作于清朝末年,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混乱,内外矛盾激化。而在这一时期,丘逢甲的人生经历也十分丰富。他曾担任台南的知县,抵抗过外国侵略者的进攻,也曾在太平天国起义时积极参与平叛。这些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得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在诗中表达了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