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庵
词人自结一间茅,天上宸奎舞瘦蛟。
见说鬼神犹卫护,瑞光前夜起山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诗人自己搭建了一间简陋的小屋,天上的星星犹如一条舞动的瘦蛟。听说连鬼神都在保卫这个地方,那神奇的光芒在前一夜从山坳里升起。
去完善
释义
1. 顺庵:指诗人自己的居所,庵是古代文人隐居的地方。
2. 方信孺:南宋官员、文人。
3. 词人:诗人自称。
4. 间:量词,用于房屋等。
5. 茅: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6. 天上:形容房屋的高大。
7. 宸奎:帝王的墨迹。这里指皇帝的手诏或赐品。
8. 舞:舞动,这里比喻纸张随风翻动的样子。
9. 瘦蛟:比喻长长的纸带。
10. 见说:听说,据说。
11. 卫护:保卫,护卫。
12. 瑞光:吉祥的光彩。
13. 山坳:山间的平地。
去完善
赏析
《顺庵》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居图,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然的热爱。词中“天上宸奎舞瘦蛟”一句尤为引人入胜,以天上的宸奎星喻指诗人的才情,而“舞瘦蛟”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傲骨凌霜、不屈不挠的品质。整首词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融合,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富有哲理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顺庵》是南宋爱国诗人方信孺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40年至1206年间。这一时期正是南宋与金国对峙的历史阶段,国家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方信孺生于南宋世家,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对国家大事颇为关心。他曾参与抗金斗争,后因朝廷腐败,奸臣当道,忧国忧民之心无法施展,只得退居田园,以诗明志。他在《顺庵》一诗中表达了隐居田园、顺天安命的思想,但字里行间仍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