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气亭
尘容不逐江流浄,酒力都从雪压消。
斗下祇今无剑气,年来牛犊在人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世态纷扰未随波逐流尽,豪情壮志都被风雪消磨。曾几何时的英雄豪杰已逝,现在只余年轻人在社会洪流中搏击。
去完善
释义
尘容:指尘世的事物或现象。
不逐江流浄:此处为借江流以形容事物变化的速度之快。
酒力:饮酒后的力量。
都从雪压消:谓下雪把压力释放出来。
斗下祇今无剑气:指曾经的豪情壮志已不复存在。
年来牛犊在人腰:表示经过时间的洗礼,人已逐渐老去,力量也渐渐减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与感慨。首先,“尘容不逐江流浄”一句描绘出诗人的形象:他虽身在尘世之中,但内心却向往着清净的境界,如同江水般自然流动,不受世事纷扰的影响。接下来,“酒力都从雪压消”则传达了诗人借助饮酒来化解压力的心情。在这寒冷的季节里,雪压枝头,象征着生活中的重重压力;而酒力则是诗人用来抵御压力、寻找心灵慰藉的方式。
第三句“斗下祇今无剑气”传达了一种壮志未酬的无奈感。诗人在诗中借用北斗星下的剑气比喻自己的豪情壮志,然而现实却是壮志难酬,锐气已失。最后一句“年来牛犊在人腰”则是对人生的反讽和自嘲。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豪情壮志早已不在,留下的只是如同牛犊般的弱小身影。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江河、雪景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诗人以睿智的目光审视自我,同时也表达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宝气亭》是南宋诗人胡铨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胡铨因直言敢谏而著名,他曾多次上疏反对和议,力主抗金,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然而,他的这种主张并未被当时的朝廷所采纳,反而遭到贬谪。在他的一生中,他曾多次被贬谪,直至晚年才得以回到家乡。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人生经历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对外妥协求和,对内实行政治高压。虽然此时经济和文化有所发展,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却受到了严重损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胡铨的诗作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宝气亭》这首诗中,胡铨通过对宝气亭的描绘,表达了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