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逸人
白云处士入云中,三尺焦琴百尺松。
长啸一声寒涧远,千崖万壑起清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衣隐士飘入云间,一柄三寸古琴,倚靠在百米青松旁。
他长啸一声,穿透幽谷深渊,千岩万壑随之吹起了清风。
去完善
释义
白云:这里指的是隐居者所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
处士:指未仕或不仕的士人,即隐士。
焦琴:古代一种以焦桐制成的古琴。
百尺松:形容松树之高,用以表现隐士住所的清静幽雅。
长啸:长声呼叫。
涧:山间的小河沟。
千崖万壑:形容山峦峡谷众多。
去完善
赏析
《赠逸人》是北宋诗人黄希旦的一首描绘隐逸高人的诗作。首句“白云处士入云中”,以白云、处士两个意象点明主题,指出所描绘的高人是隐居在云端的人。次句“三尺焦琴百尺松”则借物言志,描述高人弹唱的地方是在高大松树之下,也衬托出其胸怀大志的形象。接着的“长啸一声寒涧远”与“千崖万壑起清风”两句,通过声响和视觉效果展示了高人的豪情万丈及精神世界的广阔无垠。整首诗以形写神,展示了隐逸者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逸人》是南宋诗人黄希旦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南宋时期。
在南宋时期,中原大地正处于金兵铁蹄的践踏之下,百姓生活困苦。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黄希旦深感忧虑。他看到许多有志之士在这个乱世中选择隐逸,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慰藉。于是,他创作了这首诗,用以赞美那些高洁的隐逸之士。
黄希旦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有过壮志凌云的抱负。然而,随着南宋政权的日益腐朽,他的理想逐渐破灭。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虽然隐逸之士看似远离尘世,但他们的心灵却与时代紧密相连,他们的品格和情操值得人们敬仰和学习。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和社会风气。在当时,许多人都相信道教的神仙观念,认为通过修炼可以得到长生不老。因此,黄希旦在这首诗中将隐逸之士描绘成仙人的形象,既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神仙信仰的看法。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