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景轩
此中非一景,欲状固难名。
江近秋阴早,山多晓气清。
断云分树泊,饥鹤下田行。
别拟深更至,虚空看月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里的美景难以一一描绘, 江水与秋意交融早早地笼上一层阴影,山峰众多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白云飘散在树林间如同小船停泊,饥饿的鹤群飞下田野觅食。在这寂静的夜晚,我在空中欣赏那明亮的月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会景轩》:这首诗的题目是《会景轩》,作者是宋朝诗人赵师秀。"会景轩"是指一个观景的亭台楼阁。
2. 此中:这里,指的是诗人在《会景轩》中看到的景色。
3. 一景:指一处美丽的景色。
4. 欲状固难名:想要描述这里的景色,却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5. 江近:靠近江边的地方。
6. 秋阴:秋天的阴郁天气。
7. 早:早晨。
8. 山多:山峦众多。
9. 晓气清:早晨的空气清新。
10. 断云:片段的云彩。
11. 分树泊:分开树木停歇。
12. 饥鹤:肚子饿的鹤。
13. 下田行:沿着田地行走。
14. 别拟:打算另外安排。
15. 深更:深夜。
16. 虚空:辽阔的天空。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会景轩”为题,表达了对该处景色富于变化的感受。首句“此中非一景,欲状固难名”指出此地景观多样,难以用言语完全描述出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接着描绘了江水边秋天早早到来,阳光穿过山间雾气,让人感到清晨的清新之气。随后两句,“断云分树泊,饥鹤下田行”是对云彩分散在树林之中以及觅食的鹤群在水田行走的生动描绘。最后两句,“别拟深更至,虚空看月明”表达了诗人计划在深夜重游此地,并期望从更高的视角来欣赏月光下的美景,体现出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景色的喜爱。这首诗将视野集中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上,通过对江、山、云、鹤等景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生活体验。同时,诗人在结尾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会景轩》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著名作品,创作于南宋末年,具体时间约为公元1260年左右。
在南宋末年,由于金朝的入侵和内部腐败问题,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赵师秀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对于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然而,他在现实生活中又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将情感寄托于诗歌创作之中。他在这首《会景轩》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不满。
此外,赵师秀所处的时代正值宋元交替之际,儒家思想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文人开始关注个人内心的感受,寻求精神的寄托。赵师秀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创作也反映出这一时代的特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