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海一沤十韵

标题包含
送海一沤十韵
尊者来从乾竺国,畏途生出玉门关。地穷西北河为带,水尽东南岛若环。劫火自如潮势吼,禅心已似石头顽。《法华》雨施金盂水,贝叶经挑锡杖镮。幻境万家蝴蝶梦,沧波一个野鸥閒。染轻龙女花难著,德重天厨食自颁。灏气秋横银色界,白毫夜破铁围山。瀴溟此日浮杯去,葱岭何年只履还。佛日未应违下国,甘霖直欲遍人间。探穷大地蛟蛇窟,归立□□虎豹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尊敬的人来自遥远的国度,艰辛的路程抵达了中国的边关。这里地处大地的西北边缘,河流像是腰带;而东南方向的岛屿则环绕着海洋。世界的苦难如同洪水猛兽一般汹涌而至,但我的心中却像石头一样坚韧。犹如经文中的雨露滋润万物,我也在用我的方式帮助人们。这个虚幻的世界就像一场万家的蝴蝶梦,而我则在沧海中游荡,享受宁静。即使是柔弱的花儿也能染上我的光辉,因为我有足够的力量为他们提供支持。这是一个充满了纯洁气息的地方,夜晚中闪现出光明。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我愿意探索其中的奥秘,与那些强大的存在并肩而立。
去完善
释义
* 以下注释仅为部分字、词的解释,具体内容还需结合诗词的整体意境和情感理解。 1. 送海一沤十韵:送别朋友,但以大海中一瞬间的水泡比喻短暂的人生旅程。 2. 张宪:诗人名字,元末明初浙江钱塘人,擅长诗歌创作。 3. 尊者: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4. 乾竺国:古代印度。 5. 玉门关: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著名关隘。 6. 河为带:指黄河像一条腰带。 7. 水尽东南岛若环:描述长江入海口的岛屿如一环状。 8. 劫火:佛教术语,世界毁灭时的大火。 9. 禅心:禅宗的心境。 10. 《法华》:《妙法莲华经》,佛教经典。 11. 金盂:金制的容器。 12. 贝叶经:古代印度用贝树叶子制作的经文。 13. 锡杖镮:锡杖上的金属部件。 14. 幻境:梦幻般的世界。 15. 沧海:大海。 16. 野鸥闲:形容海边宁静的环境。 17. 染轻龙女花难著:指龙女难以上色。 18. 德重天厨食自颁:道德高尚的人受到美食的待遇。 19. 灏气:大气磅礴之气概。 20. 银色界:银色的世界。 21. 白毫:白色长毛,这里喻指佛光。 22. 铁围山:佛教传说中的山脉。 23. 瀴溟:水域。 24. 浮杯去:乘船离去。 25. 葱岭:中国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26. 只履还:形容一个人的品质高尚,即便死后也能让人怀念。 27. 佛日:太阳,此处借指佛。 28. 甘霖:及时雨。 29. 探穷大地蛟蛇窟:探索世界的奥秘。 30. 归立:回归。 31. 虎豹班:虎豹的队伍,此处形容作者的朋友群体。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广阔的自然景象和诗人领悟佛法意境的诗歌。通过意象的使用,如“劫火自如潮势吼”、“禅心已似石头顽”以及“地穷西北河为带,水尽东南岛若环”等诗句,展示了大自然的壮观与奇丽。同时,“佛日未应违下国,甘霖直欲遍人间”也表达出诗人对佛教信仰的理解与信念,展现了他希望佛法普度众生的愿望。全诗语言凝练,诗意盎然,带给读者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海一沤十韵》是元末明初诗人张宪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约公元1368-1398年)。在这段时间里,张宪经历了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疾苦。 张宪在元朝末年曾任官职,但在明朝建立后,他选择归隐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世事有着深刻的理解,也让他对民间的苦难有了更深的同情。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张宪通过对海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他用“海一沤”来比喻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未来。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希望他们在人生中能够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