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寒夜别意
水点成冰,离云愁暮,能禁几阵凄风。绮窗吟寂,频倚曲阑东。梦短宵长难寐,听不了、点滴铜龙。销魂也,梅花憔悴,飞雪断来鸿。翠帏□乍逗,鸳鸯香冷,两地愁同。况天涯离别,□又匆匆。争柰多愁多病,无头闷、一夜惺忪。风摇处,兽环双控,银烛影微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滴结冰,离别的忧愁笼罩在黄昏时分,能够承受住几阵凄冷的寒风。美丽的窗户下寂静无声,频繁地依靠在曲折的栏杆东边。梦境短暂而夜晚漫长,难以入睡,听不完那滴水声。黯然销魂,梅花憔悴不堪,纷飞的大雪阻断了来往的信鸿。翠绿的帷幕刚刚掀开,鸳鸯的香气已经变得冷淡,两人分别在两地同样充满忧愁。更何况是遥远的天各一方,离别又是那么匆忙。无奈的是过多的忧愁和疾病,无法清醒的一夜。风吹过的地方,兽环发出响声,银烛映照出微弱的红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水点成冰:指天气寒冷,水滴结成了冰。
2. 离云愁暮:指离别时的忧伤如同傍晚的乌云。
3. 绮窗吟寂:在精美的窗户前孤独地吟诗。
4. 频倚曲阑东:频繁地依靠在东边的曲栏上。
5. 梦短宵长难寐:夜晚时间漫长,难以入睡。
6. 点滴铜龙:形容雨滴从檐槽滴下的声音。
7. 梅花憔悴:梅花凋谢、枯萎的样子。
8. 飞雪断来鸿:大雪纷飞,阻断了鸿雁的飞翔。
9. 翠帏:绿色的帷幔。
10. 乍逗:刚刚出现。
11. 鸳鸯香冷:鸳鸯相偎,香气弥漫。
12. 两地愁同:两人在不同的地方共同担忧。
13. 无头闷:毫无原因的烦闷。
14. 一夜惺忪:整夜都神志不清。
15. 兽环:门的把手。
16. 银烛:点燃的蜡烛。

去完善
赏析
《满庭芳·寒夜别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刻的依依不舍和忧愁思绪。开篇以“水点成冰,离云愁暮”为背景,营造了寒冷而伤感的氛围。接下来通过描绘主人公在寒夜中倚窗独立、无法入睡的画面,表现出离别前的不安与无奈。在听觉上,作者巧妙地运用“点滴铜龙”(古代滴漏)的声音来衬托离别的哀愁,使情感更加真实可感。
下阕进一步表现别离的伤感,以“梅花憔悴,飞雪断来鸿”的形象比喻诗人的内心感受,强化了别离的沉重。接着描绘了情侣两地分离的情景,将诗人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对方身上,从而使离别之痛更具感染力。同时,通过描绘“多愁多病,无头闷、一夜惺忪”的诗人心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离别的恐惧。最后,通过对风吹动门环和烛光摇曳的细节描写,营造出孤独、寂静的氛围,再次强调了别离的无尽忧伤。
总之,《满庭芳·寒夜别意》以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描绘以及深情的抒发,深刻地表现了离别之际的复杂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庭芳·寒夜别意》是清代女词人徐灿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创作于明末清初之际,此时正值明清更迭的历史时期。徐灿生活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她的父亲徐朝俊是一位知名的文人,这使得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家族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明末清初的动乱时期,许多文人都受到了迫害,徐灿的家人也不例外。她的丈夫陈子龙在明亡后,因抗清而牺牲,这对徐灿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亡夫的思念之情和对故国的留恋之意。
在这一特殊时期,徐灿的词作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她的作品既有对故国的怀念,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她在《满庭芳·寒夜别意》中写道:“残雪初晴,东风轻软,春寒时节将归。”这既是对季节更替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境遇的写照。在这首词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在面对家国巨变时的坚韧与豁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