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草堂题壁
高卧东山下,言采山中芝。终南有佳处,奚必仕宦为!营营投捷径,徒为达者嗤。所思道阻长,采采欲赠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山谷中安然休息,一边谈论着采摘山中的灵芝。在终南山有这样的好地方,何必非要追求仕途呢?急急忙忙寻找捷径,只是为了那些成功者嘲笑而已。心中所想的道路险阻漫长,想要送给谁这样的经历呢?
去完善
释义
1. 高卧:隐居不仕之意。
2. 东山:在今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境内,又名卧龙山,位于县城东南50华里处,是诗人的隐居之地。
3. 言采山中芝:意思是到山里去采摘灵芝草。此处用采灵芝象征诗人隐逸之志。
4. 终南:即终南山,又称中南山,位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山脉中段,有“仙都”之称。
5. 佳处:好的地方,这里指适合隐居的地方。
6. 奚必:何必。
7. 营营:形容为名利而奔波劳碌的样子。
8. 捷径:比喻通过不正当手段达到目的的途径。
9. 徒:白白地,这里是表示否定意义。
10. 达者嗤:意思是达官显贵会嘲笑我。达者,达官显贵;嗤,嘲笑。
11. 所思:所思念的人或事。
12. 道阻长:道路艰险漫长。
13. 采采:采摘,反复做。
14. 欲赠谁:想要把采摘到的东西送给谁。
去完善
赏析
《东山草堂题壁》是清代诗人王松的一首五言诗。诗中表现了作者远离官场,隐居山林的高洁情操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诗的前两句“高卧东山下,言采山中芝”描绘了诗人退隐田园的生活场景,以采灵芝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寻求精神家园的愿望。接下来的“终南有佳处,奚必仕宦为!”则进一步表明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鄙夷,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在“营营投捷径,徒为达者嗤”一句中,诗人讽刺了那些汲汲于功名的人,认为他们不过是被世俗之人嘲笑的对象。而在尾联“所思道阻长,采采欲赠谁?”中,诗人感叹自己理想的艰难和孤独,表达了对知己难求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格调高远,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傲岸独立的人格魅力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山草堂题壁》是清代诗人王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东山草堂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观。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清朝晚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王松生活在这个时代,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体会。
其次,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王松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前途。然而,他在现实生活中却屡遭挫折,仕途不顺,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厌恶,转而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清朝晚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期,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在这个时期,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王松作为一位有远见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中体现出了对变革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