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曹溪六祖寺
智药曾过此,溪源掬水香。
西天传鹫至,南海见龙藏。
菩萨一心竟,伽梨六代长。
千年法珠在,持得照迷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有位智者来过这里,从溪涧源头掬水品尝其清香。他来自西方的天堂,带来佛法的智慧,宛如南海中见到了珍贵的龙藏宝藏。他的修行信念坚定,身着传承了六代的伽梨圣袍。如今千年已过,这颗佛法的种子仍在,引导我们走出迷途,照亮前行的道路。
去完善
释义
智药:指佛教中智慧之药,可以治疗众生的心病,寓意极高的智慧。
区仕衡:诗人姓名,生活在明朝。
曹溪六祖寺:位于广东省曲江县的寺庙,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著名。
西天:对印度等西方极乐世界的尊称,这里是指佛教发源地。
鹫:即大鹫,一种大型猛禽,也是佛教中佛陀的象征。
南海:指中国的南部地区,但这里也可能是指佛教中四大海之一的南海。
菩萨:指释迦牟尼身边的弟子,他们修炼成佛,发大愿心度脱众生。
一心竟:表示菩萨修行的最高境界,心境安宁无杂念。
伽梨:又称为袈裟,是佛教僧侣的僧袍。
六代:指的是六祖慧能大师。
千年法珠:代表佛法精髓的宝珠,象征恒古不变的真理。
持:掌握。
迷方:错误的方向,指人生道路的迷失。
去完善
赏析
《游曹溪六祖寺》是一首描绘禅宗文化的诗,诗人区仕衡通过参观曹溪六祖寺这一行为,展示出禅宗文化的魅力。
首联中“智药曾过此,溪源掬水香”,表现出禅宗文化的历史悠久和宗教氛围浓厚,以溪水之香来象征佛教的净化心灵的作用。
颔联“西天传鹫至,南海见龙藏”,其中“鹫”指的是印度达摩祖师,而“龙藏”则是指中华禅宗文化,这两句传达了禅宗由印度传入中国,逐渐发展壮大的事实。
颈联“菩萨一心竟,伽梨六代长”,寓意禅宗精神的传播力极强,即便历经岁月变迁,依旧能够传承不断。
尾联“千年法珠在,持得照迷方”,通过比喻千年法珠的存在,寄托了诗人希望借助于禅宗文化的力量,引导世人走出困惑,寻找真理的愿望。
整首诗将禅宗文化中的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充分展示了禅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曹溪六祖寺》是宋代诗人区仕衡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曹溪六祖寺时所见的景色和感受。创作时间为宋仁宗时期,公元1022-1063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处于一个相对安定的阶段,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文人墨客们纷纷出游,探寻名胜古迹,抒发自己的感慨。区仕衡作为当时的文人,也在这股风气的影响下,游历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游曹溪六祖寺的过程中,区仕衡感受到了寺庙的宁静祥和氛围,以及禅宗文化对于心灵的启迪。他用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山水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禅宗文化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