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云洞
曲溪古洞白云深,控鹤仙人昔此临。丹灶九还何处觅,幔亭凉月度清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洞清幽涧水曲,仙人们曾在此驻足。九转丹成不知在何方寻找,青山绿水伴我凉月轻吟。
去完善
释义
1. 曲溪:曲折的小溪。这里形容溪流蜿蜒,景色美丽。
2. 古洞:古老的洞穴。这里指灵云洞,传说中仙人修炼的地方。
3. 白云深:形容洞口云雾缭绕,神秘莫测。
4. 控鹤:驾驭仙鹤,寓意仙人乘坐仙鹤降临。
5. 丹灶:炼丹的灶炉。这里代指炼丹术士。
6. 九还:道家术语,指炼丹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7. 幔亭:指仙境中的华丽亭台。
8. 度:度过。
9. 清吟:清雅的吟咏声。这里指诗人在洞中吟诗。
去完善
赏析
《灵云洞》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琮游历灵云洞时所见的美景和所思所想。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曲溪、古洞、白云、控鹤仙人等意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仙风道骨的画卷。
首句“曲溪古洞白云深”,通过曲溪、古洞、白云这三个富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展现出灵云洞的幽深景象。曲溪蜿蜒流淌,古洞隐藏其中,再加上白云缭绕,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神秘感。
次句“控鹤仙人昔此临”,借用控鹤仙人的传说,将读者带入一个神话的世界。在这里,诗人以控鹤仙人自喻,表达了他在灵云洞中所体验到的超脱世俗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第三句“丹灶九还何处觅”,提出了一个问题:传说中的丹灶九还究竟在哪里寻找?这一问,既是对仙人修炼的探索,也是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在诗人的笔下,丹灶九还成为了一种象征,象征着人们对于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渴望。
尾句“幔亭凉月度清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赏月吟诗的画面。在这静谧的夜晚,诗人站在幔亭之上,仰望着那轮明月,不禁诗兴大发,发出了清亮的吟唱。这一画面,既展示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才情,又表现出他在此地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灵云洞》是宋代诗人黄琮所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灵云洞中所见的美景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之情。
在创作此诗时,黄琮正处于中年时期,他的人生际遇可谓起伏不定。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但因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最后辞官回乡。在这段时期,他对官场的心灰意冷和对自然的热爱使他投身于文学创作,尤其是山水诗的写作。
与此同时,宋朝正值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墨客们常常寄情于山水,以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宋朝颇为盛行,人们普遍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这种时代背景使黄琮对自然的审美观更加丰富,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灵感。
在《灵云洞》一诗中,黄琮通过对灵云洞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了洞中美景,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虽然诗人在现实中遭受挫折,但他的诗篇却展示出他在自然中找到的安慰和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