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巷
纂组诗篇寄意深,美人合是锦为心。文回祇自工机杼,情至犹能动藁砧。黄绢有词须释义,金轮作记亦知音。扶风近接班姬里,纨扇吟成泪满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纂组:指编写的诗文篇章。
2. 美人:在这里代指诗人自己的妻子或爱人。
3. 文回祇自工机杼:指诗文回环曲折,精美动人。祇自,只是。机杼,原指织布的机器,这里借指写作的技巧。
4. 情至犹能动藁砧:藁砧,古代妇女洗衣时用的木砧,这里用来代指诗人所怀念的妻子。犹能,还能够。这句诗是说,即使远离家乡,我对你的思念之情仍然能够触动你的心弦。
5. 黄绢有词须释义:黄绢,古人写字用的绸子,这里用来代指诗歌。须释义,需要解释清楚。这句诗是说,我的诗歌中有些词语需要向你解释清楚。
6. 金轮作记亦知音:金轮,佛教中的法轮,这里用来象征佛法。作记,写文章。亦知音,也表示理解。这句诗是说,我写文章阐述佛法,也希望你能够理解其中的道理。
7. 扶风近接班姬里:扶风,指陕西省扶风县,班姬,即班昭,东汉时期的才女。这里用来代指诗人所在的地区。
8. 纨扇吟成泪满襟:纨扇,古代贵族妇女夏天用来遮面的扇子,这里用来代指诗人的妻子。吟成,写成诗歌。泪满襟,泪水沾满了衣襟。这句诗是说,当我写成了这首诗,不禁想起了我们曾经的美好时光,泪水沾满了我的衣襟。
去完善
赏析
《织锦巷》是一首描绘织锦美人的诗词。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织锦女子的描绘,表达了她对诗词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美的追求。
首联“纂组诗篇寄意深,美人合是锦为心”,诗人以纂组和锦作为切入点,表达了对诗词艺术的赞美。她认为,好的诗篇就像纂组一样,富有深度和内涵;而美人则如同锦绣一般,内心丰富且美丽。这一联将诗词与美人紧密相连,强调了艺术之美与生活之美的高度融合。
颔联“文回祇自工机杼,情至犹能动藁砧”,诗人通过描述织锦女子的技艺和情感,进一步表达了对诗词艺术的见解。她认为,只有真正掌握技巧的人才能创作出优美的作品;而真挚的情感则是打动读者的关键。这两句诗强调了技术和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颈联“黄绢有词须释义,金轮作记亦知音”,诗人以黄绢和金轮作为比喻,表达了对诗词艺术的深刻理解。她认为,好的诗词就像黄绢一样,需要细心解读才能领会其真谛;而理解诗词的人就像金轮一样,能够感知到诗词的韵味。这一联突出了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欣赏者的感悟能力。
尾联“扶风近接班姬里,纨扇吟成泪满襟”,诗人以班姬为例,表达了她对诗词创作的执着追求。她认为,虽然自己离扶风很近,但创作诗词的过程仍然充满了艰辛。当她完成一首诗时,心中的喜悦和感动让她泪流满面。这一联传达了诗人对诗词创作的热爱和投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织锦巷》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黄琮之手,创作于明朝末年。此时国家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内有农民起义不断,外有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朝政腐化,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感叹国家的现状,纷纷投身于诗歌创作,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黄琮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深感忧虑。他在这首诗中以织锦巷为背景,描绘了繁华的市井生活,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这看似繁荣的景象背后,隐藏著深深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诗人通过描述织锦巷中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
此外,黄琮在这段时期内还经历了一些个人际遇。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因廉洁奉公而受到百姓的赞誉。然而,他在官场中却遭到排挤,对自己的仕途感到失望。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也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