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五子石如愚上人
识得如愚不是愚,嗒然吾乃见真吾。怪来一脉曹溪水,五子峰头明月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知道自己的无知并不是真的无知,淡定从容的我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原来这一脉相承的曹溪之水,正是来自五子峰顶那孤独的明月。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如愚:诗中的僧人,他具有悟性,并且不炫耀自己的智慧,有若愚之意。这里的“愚”指大智若愚,是佛教修行中的一种境界。
2. 嗒然:失意的样子,这里表示诗人对世俗的淡然态度。
3. 真吾:真实的自我,诗人在与如愚上人的交往中认识到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4. 怪来:怪不得的意思。
5. 一脉:一条脉络,这里指曹溪水源远流长。
6. 曹溪:禅宗的一个派别,六祖慧能弘扬禅宗南宗禅法的重要场所。这里比喻禅宗思想精髓。
7. 五子峰:位于湖南衡山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具体指五个小山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黄琮写给五子石如愚上人的一首赞颂诗。诗人通过对如愚上人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内心的反省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在诗中,黄琮首先强调了“如愚”并不是真正的愚昧,而是具有高深智慧的象征。接着,他通过自我反思,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应该是那个保持淡然心态的人。然后,诗人以五子峰头的明月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如愚上人所具备的清高品格。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五子石如愚上人》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黄琮所创作的。此诗描绘了诗人在五台山寻友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这首诗展现了黄琮对僧人朋友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山水风光的热爱。
在创作这首诗时,黄琮正处于他的中年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官场的起起伏伏,这也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的唐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黄琮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人文情怀,将五台山的美景和僧人的境界巧妙地融入到诗歌之中。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子石的形状、颜色以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友人如愚上人的钦佩和敬意。这首诗意境高远,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