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下相岭抵白石韵

标题包含
下相岭抵白石韵
荦确一径窄,马蹄不得骋。转步失寸分,万丈堕眢井。毒雾昼未开,炎夏晓犹冷。莓苔翳杂树,惨绿浸衣领。𡾰嵼望侧峰,蜿蜒陟层岭。湿泥深没膝,危石欹压顶。依微漏天光,一霎见曦景。卅里无人声,行行逐云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下相岭:位于广东潮州府潮阳县北面的山岭。 2. 黄琮:字景献,号菊圃,江西都昌人。清朝诗人、官员,官至湖广布政使。 3. 荦确:山石众多且裸露的样子。 4. 不得骋:不能畅快地驰骋,形容道路狭窄难走。 5. 转步失寸分:行走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稍有不慎就会迷失方向。 6. 万丈堕眢井:比喻陡峭的悬崖如同万丈深渊。 7. 毒雾:有毒的雾气,这里指山中雾气。 8. 晓犹冷:即使到了早晨天气依然寒冷。 9. 莓苔:青苔。 10. 翳:遮蔽。 11. 惨绿:暗淡的绿色。 12. 浸衣领:衣物被潮湿的空气沾湿。 13. 𡾰嵼:高低起伏的山势。 14. 侧峰:旁边的山峰。 15. 蜿蜒:曲折延伸。 16. 层岭:重叠的山岭。 17. 湿泥:湿润的泥土。 18. 深没膝:深到淹没了膝盖。 19. 危石:危险的石头。 20. 欹压顶:倾斜压迫在头顶上。 21. 依微:依稀、朦胧。 22. 漏天光:透过云层的阳光。 23. 一霎:一瞬间。 24. 曦景:晨曦中的景象。 25. 卅里:三十里。 26. 行行:一直前行。 27. 云影:云朵的影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景的诗。诗人通过自己在艰难登山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生动地展现了山脉险峻、山路崎岖的特点。从诗歌中可以看出,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自然的景象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富有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崇祯年间,时局动荡,战乱不断。诗人黄琮在此背景下,写下了《下相岭抵白石韵》一诗。这首诗描绘了相岭风光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诗人黄琮曾生活于明末清初,社会局势的不稳定和混乱影响着他的人生轨迹。在这个特殊时期,他辗转多地,漂泊不定。然而,正是这段艰苦的岁月,让他更加珍视故乡的美好回忆。在流寓期间,他通过游历名山大川,抒发内心情感,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下相岭抵白石韵》正是他在漫游山水过程中创作的佳作之一。这首诗歌通过对相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