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微风中绽放笑颜,向百花提问谁才是真正的清香和纯净。独自盛放,算来唯有姑射山上的仙子。绝世风华却无人知,只有内心自保,与世隔绝。这天然的殊胜景象,与风雨霜雪无关。那些庸俗的桃李,她们的无言竟引来了疯狂的蜜蜂和轻盈的蝴蝶。怎比得上在黄昏时分的闲适身影,如同清澈的小溪与明亮的月亮。号角声起,从美梦中醒来,一切都将停止。绿叶之下,果实还未成熟,切勿轻易去采摘。

去完善
释义
1. 临风一笑:指梅花迎风微笑。
2. 群芳:各种花。
3. 真香纯白:形容梅花的香气纯正,颜色洁白。
4. 独立无朋:形容梅花孤独而无人陪伴。
5. 姑射山头仙客:姑射山是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梅花的超凡脱俗。
6. 绝艳谁怜:指梅花的美丽无人欣赏。
7. 真心自保:指梅花坚守自己的本真。
8. 邈与尘缘隔:表示梅花远离世俗的纷扰。
9. 天然殊胜:指梅花的天然之美超过一切人工雕琢的美。
10. 不关风露冰雪:指梅花的开放与风露冰雪无关,强调其自然天成。
11. 俗李粗桃:指普通的桃李。
12. 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虽然梅花沉默不语,但却吸引了狂蜂轻蝶。
13. 争似:不如。
14. 黄昏闲弄影:指梅花在黄昏时分独自展示身影。
15. 清浅一溪霜月:形容月光下的小溪,显得宁静而清凉。
16. 画角吹残:古代军中乐器,这里借指夜晚即将结束。
17. 瑶台梦断:瑶台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境,这里指美好的梦境已经消逝。
18. 直下成休歇:形容美梦破灭后的心境。
19. 绿阴青子:绿色的树荫和青涩的果实,这里指春天的景象。
20. 莫教容易披折:不要让轻易地折断树枝,意指不要破坏大自然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借咏梅展现作者的人格理想:清香洁白的梅花独立无伴,如同山头的仙人。繁华落尽,唯有梅花的冰清玉洁,质朴高洁的品质未受影响。它让那些世俗的桃李显得粗俗不堪,只会引来狂蜂浪蝶。梅花在月光映照下的倩影,就如同一个人内心的清泠寂静。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的纷争都会结束,回归到平静的生活中去。
整体看来,这首词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传达了世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创作的一首词。此时,朱熹正担任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县)的地方长官,面对南宋政治腐朽、战乱频仍的时局,他深感忧虑。
在这首词中,朱熹借用傅安道的梅词韵律,抒发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他认为,国家应该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以图振兴;同时又指出,统治者应从民间汲取智慧,不要脱离群众。
在朱熹所处的时代,北宋灭亡后,南宋偏安江南一隅,金兵压境,民不聊生。朱熹提倡“格物致知”,主张研究事物的原理,以求获得知识和智慧,从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然而,他的这些理想在当时并未能得到充分重视和实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