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老人松

标题包含
老人松
上古轮囷说寿樗,何人玉斧㔉霜腴。 有知定见非凡物,盍作堂堂五大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信孺(1043年-1122年),字孚若,号宜州先生,福建莆田人。北宋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方信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他参加科举考试,...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上古故事谈长寿之树,谁用玉斧雕刻霜后的肥美? 知道它必定不寻常,何不做个英勇的大夫呢!
去完善
释义
1. 上古:这里指远古时期。 2. 轮囷:形容树木弯曲盘绕的样子。 3. 寿樗:即长寿的树木。这里指松树。 4. 何人:谁。 5. 玉斧:古时候一种玉石制成的斧头,象征权威。 6. 耝:同“锄”,挖掘。 7. 霜腴:霜后的沃土,这里比喻松树皮色白如霜。 8. 有知:指了解松树特性的人。 9. 定见:确切的看法。 10. 非凡物:非同一般的物品。这里指松树具有特别的价值。 11. 盍:为何不。 12. 堂堂:形容仪态端正。 13. 五大夫:古代官职名,这里借指地位显贵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老人松》,诗人通过描绘古老松树的形态特征,表达了对其长寿和坚韧品质的赞美。首先,“上古轮囷说寿樗”描述了松树的古老和历史,同时也暗示了其长寿的特征。其次,“何人玉斧刐霜腴”形象地刻画了松树在风霜严寒中的顽强生命力。紧接着,“有知定见非凡物”一句强调了松树的特殊地位和不同寻常的价值。最后,“盍作堂堂五大夫”则是对松树精神的赞美,象征着松树作为长寿、坚定和顽强的象征,值得人们学习和尊重。整首诗通过古松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坚韧品质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老人松》是南宋诗人方信孺的一首描绘松树形象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同时,南宋时期也是文人士大夫在文学、艺术方面表现尤为活跃的时期,许多诗人都在这个时期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 方信孺是南宋的一位文人,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使得他对于国家的命运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坚忍不拔精神的赞美。这种精神在他的诗歌《老人松》中得到体现。 在这首诗中,方信孺通过描绘老松的形象,表达了他的理想和信念。他用老松的坚韧不拔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来比喻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意志。这种精神也代表了当时南宋人民在面对外族侵略时的顽强抵抗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