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书怀
门户中衰觉命悭,逆来顺受亦安然。琴因养性非关趣,诗为娱情不在传。斑管转工修野史,锦囊并贮看山钱。可怜无限缠绵意,岁月蹉跎又一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门户:比喻家世地位或家族门第。
2. 中衰:指家道中落,家族地位下降。
3. 悭:勤俭,吝啬。此处指生活节俭。
4. 逆来顺受:面对困境,忍受顺从。
5. 安然:安稳宁静。
6. 琴因养性:通过弹琴修养性情。
7. 非关趣:无关情趣。
8. 诗为娱情:以诗歌作为娱乐情感的方式。
9. 不在传:不追求传世之作。
10. 斑管:毛笔。
11. 转工:专门从事。
12. 修野史:撰写民间野史。
13. 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用于装贵重物品。
14. 看山钱:游览山水所需的钱财。
15. 可怜:令人同情。
16. 缠绵意:浓厚的情感。
17. 岁月蹉跎:时间白白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岁暮书怀”,诗人以此为题,表达了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厄、人生的起落时所持有的态度和情怀。诗人通过讲述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生哲学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一个豁达、乐观而又略带伤感的心境。
首联以“门户中衰觉命悭”起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所处的困境,家门中落,生计艰难。然而诗人却能够保持心态的平和,“逆来顺受亦安然”,表现出一种处之泰然的生活态度。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解释:弹琴只为修养性情而非追求趣味,作诗只是为了排遣情绪而非追求传世之作。这种超脱世俗纷扰的精神追求,使得诗人能够在生活的逆境中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颈联诗人进一步描述自己的生活场景,用笔砚辛勤修撰野史,用锦囊收藏买山的资财。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的勤奋精神,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尾联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又是新的一年,心中充满了对岁月的感慨和无奈。“可怜无限缠绵意,岁月蹉跎又一年!”诗人虽身处困境,却仍能坚持信念,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使本诗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岁暮书怀》是清代诗人王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公元1865年。此时正值清朝末年,国家动荡不安,社会矛盾激化。
在这期间,王松个人的人生际遇也颇为波折。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但因家境贫寒,无法进入正规学堂读书,只能依靠自学成才。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未能进入仕途,一度心灰意冷,回乡务农。然而,他并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在耕读之余,勤于写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剧变时期,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饱受列强欺凌,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对社会现状深感忧虑,纷纷投身于改革事业,试图寻求救国救民的出路。王松也不例外,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民众苦难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