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分

标题包含
夜分
夜分天籁寂,谁与共襟期。 童子醉眠处,老夫吟苦时。 云黏苍藓石,月挂老松枝。 一鹤来何处,相从立水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谁能与我共享这美好的时光呢?童仆在醉意中酣睡,而我在苦苦地吟咏诗歌。云雾缭绕着青苔覆盖的石块,月光洒在古老的松树枝上。一只仙鹤不知从哪里飞来,与我一起站在水边。
去完善
释义
1. 夜分:半夜时分。 2.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 3. 襟期:交情;情意。 4. 童子:年幼的人,这里指家童。 5. 老夫:作者自称。 6. 吟苦:因忧愁而不断哀吟。 7. 苍藓:青苔。 8. 月挂:月光投射在物体上,好像挂在上面一样。 9. 老松:年老的松树。 10. 一鹤:一只仙鹤。 11. 何处:什么地方。 12. 相从:互相跟从;追随。 13. 水湄:水边;河岸。
去完善
赏析
《夜分》是南宋诗人赵希迈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与鹤为伴的情景。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孤独、清高的情操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首联“夜分天籁寂,谁与共襟期”,表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空寂,暗示出无人陪伴的落寞心情。“襟期”即襟怀,指诗人的内心世界。 颔联“童子醉眠处,老夫吟苦时”,通过对比童子和老夫的不同状态,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孤独。童子醉酒昏睡,而诗人却在这静谧的夜晚苦苦吟咏,凸显出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颈联“云黏苍藓石,月挂老松枝”,描绘了自然景观。云雾缭绕,月光洒在古老的松树上,这种自然的壮丽景象,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尾联“一鹤来何处,相从立水湄”,则以一只飞来的仙鹤作为点睛之笔。仙鹤的出现,使整个画面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使得诗人摆脱了孤独的困境,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总之,《夜分》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寂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夜景图。诗人以鹤为伴,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品性以及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分》是南宋诗人赵希迈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以“夜分”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深夜时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在诗中,赵希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传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首先,关于诗词的创作时间,我们可以确定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创作的。南宋(1127-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此时正值北宋灭亡、金朝建立之后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代,宋朝的统治者被迫南迁,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其次,在这段时间里,赵希迈的人生际遇也非常值得关注。他是南宋著名的文人,曾任太常少卿等职。然而,他的仕途并不得意,曾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在他的后半生,赵希迈一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这也使他对故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此外,我们需要了解的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在这个时期,南宋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也取得了一定的繁荣。然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十分尖锐,这也是诗人产生思乡之情的时代背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夜分》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创作的,反映了诗人赵希迈在这一时期的漂泊生活和家国情怀。通过对诗歌创作背景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在作品中所传达的深刻思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