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其一

标题包含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其一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被后世尊为“阳明先生”。 1. 早年经历:王守仁出生于一个书香世...查看更多
Cloris
去完善

译文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孔子,只因受到迷惑而将自己所见所闻遮蔽。如今指明真实的面目,只需要坚守良知不再疑惑。
Cloris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个个人心:每个人都心灵深处; 2. 仲尼:孔子,这里泛指圣贤之人; 3. 自将闻见苦遮迷:人们常常被自己的所见所闻蒙蔽; 4. 真头面:真实的面貌,这里指良知的真相; 5. 良知: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观念,指人的天赋善恶观念。
Cloris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王守仁(王阳明)的作品,是他“知行合一”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诗中的“仲尼”指的是孔子,在这里暗喻每个人心中都有道德和智慧的源泉,即良知。然而,人们往往被自己的见闻和经验所迷惑,无法认识到这一宝贵财富。因此,诗人以诚挚的态度引导众人去发掘内心的良知,使之成为行事为人的指南针,勿让任何疑虑阻挡真理之光。
Cloris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朝正德年间,在山水秀美的浙江绍兴,一位名叫王守仁的文人墨客在闲暇之余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咏良知四首示诸生》。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良知的深刻理解,并以此告诫学生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光明。 此诗诞生之际,正值明朝中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宦官专权,皇帝荒淫无度,人民疾苦重重。然而,身处乱世的王守仁并未沉沦于纷扰之中,而是潜行修炼,游历四方,拓宽眼界,提高思想境界。他以儒家孔孟之道为基础,融汇了道家老庄之学、释家佛禅之说以及朱熹的理学,开创了“知行合一”的心学体系,追求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这一背景下,王守仁所作《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如同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启示人们关注内心的光明,坚守正义与良知,为生活注入一股清流,引领人们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如今,这首古诗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散发着永恒的光辉。
Cloris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