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
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
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
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
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
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
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坎坷路途渐入杂乱山丘,众多才子陪伴羞愧闯过难关。
乌云压顶,心头沉重,风雪拍打鬓角留下痕迹。
共度美好时光,一同探讨真理,聆听桂树殿堂里攀升的声音。
别离之后常常思念对方,我们曾经的约定不要忘记。
雪花洒满山城之际步入关口,离情别绪让人心生迷茫。
回顾往日求学的经历,不禁感叹时光荏苒;想象那年穿越宋朝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无法共享最后的时刻,但愿书信能传达春天的问候。
请不必介意熬夜守候,因为明日的离别将会让思绪弥漫烟雾般的不舍。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与诸位门人在龙里道中的送别场景。第一首描绘了沿途的坎坷艰险,如“蹊路高低入乱山”,表现了诗人与众人在离别时的沉重心情,同时也有对岁月匆匆流逝的感叹,如“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接下来的诗句则是对友谊的回忆和期许,希望保持联系,如同“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友谊的珍视,不愿用繁琐的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更希望通过行动来维持这份友情,如同“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第二首诗则描述了众人离开山城,告别暮色的场景。诗人表现出自己对于归途的期待以及离别的迷茫,如“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接下来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如同“及门真愧从陈日,微服还思过宋年”,暗示了师生间的深厚感情。随后,诗人表达对不能共同度过年末的遗憾,以及希望通过书信保持联系的愿望,如“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别离的不舍,希望彼此珍惜最后的相聚时光,如同“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是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王守仁在晚年时期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歌反映了他在谪居期间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门生们的关爱之情。王守仁曾以卓越的文治武功成为一代名臣,但在晚年却因政治斗争而遭受贬谪,历经磨难。在流放途中,他的弟子们一直陪伴在他左右,为他提供精神支持。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诗中表达了作者与弟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人生际遇的坦然面对和乐观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