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标题包含
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 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 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 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被后世尊为“阳明先生”。 1. 早年经历:王守仁出生于一个书香世...查看更多
萌食记
去完善

译文
现居住在贬谪之地陈州,身边有个温文尔雅的朋友相伴。 荒芜的山间也可以开垦耕种,农具还容易准备。 这里的习俗多是火耕,学起来也十分方便。 眼下春天还未深,几亩地已经足够耕种。 这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还能缓解荒凉的宴会。 收获的谷穗能分到鸟雀,贫穷的人也能分享剩余。 明天早晨就下地干活吧,山里寒冷容易有霜雪。
萌食记
去完善
释义
1. 谪居:贬谪受职的人;被贬谪者。 2. 履:行为,做派。 3. 陈: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淮阳一带。这里指代贬谪之地。 4. 温见:见贤思齐,指向有德之士学习。 5. 山荒:山区土地荒芜。 6. 钱镈:古代农具名。 7. 夷俗:指少数民族的习俗。 8. 火耕:用火烧掉田里的杂草,然后播种耕种。 9. 及兹:到这个时候,这个地步。 10. 春未深:春天还没有结束。 11. 数亩:几亩地。 12. 足佃:足够耕种。 13. 实口腹:满足饮食需求。 14. 理荒宴:治理荒废的宴会,即不再举行浪费粮食的宴会。 15. 遗穗:收割时遗漏的稻穗。 16. 乌雀:乌鸦和麻雀。 17. 贫寡:贫穷匮乏。 18. 余羡:剩余富余。 19. 出耒:拿起锄头,准备耕种。 20. 明晨:明天早晨。 21. 霜霰:霜雪。
萌食记
去完善
赏析
《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王守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被贬谪后的生活困境,他向农民学习耕作,并在田间抒发感慨。诗人以“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表现出自己坦然面对困境的心态,通过“夷俗多火耕,仿习亦颇便”描述了当地的农耕方式。“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耕种来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最后,诗人以“遗穗及乌雀,贫寡发余羡”表达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惠及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带来满足和快乐。“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则以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勇气。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萌食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是明朝著名文人王守仁在被贬期间所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创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1521年),此时正是明朝中期政治黑暗、宦官当权的时代。 在这一年月里,王守仁由于直言进谏,触怒了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在此期间,他的生活陷入困境,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心向农民学习农耕技术,自力更生,以此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与此同时,明朝中期的社会背景也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念和文学创作。那个时期,由于宦官专权和贪污腐败现象严重,许多正直的知识分子都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批判。王守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唤醒人们的良知,重塑社会的道德风尚。
萌食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