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啾啾吟

标题包含
啾啾吟
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儿童不识虎,报竿驱虎如驱牛。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被后世尊为“阳明先生”。 1. 早年经历:王守仁出生于一个书香世...查看更多
凯文
去完善

译文
理解的人不会困惑和担忧,您为何还要满面忧愁呢?相信自己前行会是一片坦途,凭天意裁决而不是人为策划。用得着我便尽力而为,如果不需要就放下休息。自己就是那艘自由自在的船只。大丈夫应当有大志,怎么会顾忌像囚犯一样的束缚呢?用珍贵的珠宝去射小鸟小麻雀,挖地的时候哪用得着金属器具呢?你没看到东边的老人为了防止老虎伤害他,却在晚上被老虎进了房间咬了脑袋?而西边的儿童不认识老虎,拿着竹竿驱赶老虎就像赶牛一样轻松。有些人因噎废食,有些人因为害怕溺水而不敢游泳。人生应当顺其自然,不要被谗言和诽谤所困扰,那只会让你忧虑不堪。
凯文
去完善
释义
1. 知者不惑仁不忧:这里的“知者”指的是明智的人,“知者不惑”指聪明的人不会感到困惑;“仁不忧”表示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感到忧愁。 2. 君胡戚戚眉双愁:这里的“君”指的是一般的普通人,“戚戚”形容忧虑的样子,这句诗表示为什么你要忧心忡忡地皱着眉头呢? 3. 信步行来皆坦道:表示只要顺着正确的道路前行,一切都会很顺利。 4. 用之则行舍即休:意为如果你需要我,我就为你所用;如果你不需要我了,那我就选择休息。 5. 丈夫落落掀天地:这句诗称赞男子应当豁达开朗,能震动天地,不必过于拘束自己。 6. 千金之珠弹鸟雀:比喻浪费珍贵的东西去做无意义的事情。 7. 掘土何烦用镯镂:这句诗描述的是一种忙碌却无为的生活状态。 8. 人生达命自洒落:表示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会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不再因为担心别人的批评而活得谨小慎微。 9. 忧谗避毁徒啾啾:这句诗表示那些因为害怕别人诽谤而一味逃避的人们,只能过着忧心忡忡的生活。
凯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豁达开朗的人生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首句通过知者的形象描绘出作者内心的坦然与平静。接下来,作者以“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阐述人生的道路并非由个人谋划而成,而是顺其自然,顺应天命。接下来的诗句中,“用之则行舍即休”更是表现出了作者对物质享受的超然态度,视人生如同乘坐浩荡虚空之舟,无拘无束,畅游天地间。 与此同时,诗人通过对比不同的处世态度,进一步展现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应该将心态放宽,而非一味地担忧和逃避现实,要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如同那不惧老虎的孩子,勇敢地驾驭生活中的困境。对于害怕噎着而不吃饭的人以及担心溺水而主动跳河的人,作者讽刺了他们因过度担忧而产生荒谬行为的现象。 在诗的结尾部分,作者表达了他认为人生最理想的境界是达命洒脱、无忧无惧的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揭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及矢志不渝的志向,体现了儒家所崇尚的坦荡胸怀。
凯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啾啾吟》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时的王守仁已年逾半百,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他虽才学横溢,却因直言进谏触怒了当时的皇帝明武宗,被贬为江西巡抚,负责镇压农民起义。然而在这一艰难时刻,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坚信自己的理想可以改变国家和社会的面貌。 在《啾啾吟》这首诗中,王守仁借用了古代诗人陶渊明的诗意,以飞鸟啾啾的景象来描绘自己的人生际遇和理想追求。他将自己比作一只孤独的小鸟,虽然在江湖上漂泊不定,却依然坚定地向着光明的方向飞翔。这种乐观的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正是王守仁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所展现出的高尚品质。 此外,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明朝中晚期,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社会动荡等问题日益严重。然而,王守仁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信仰,提倡知行合一,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国家的现状。因此,这首《啾啾吟》不仅反映了王守仁个人的心灵世界,还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希望。
凯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