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驿
辰阳南望接沅州,碧树林中古驿楼。
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瘴云浮。
耶溪有信从谁问,楚水无情只自流。
却幸此身如野鹤,人间随地可淹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晨阳光下的南方美景与美丽的沅州相连,绿树成荫中的古代驿站诉说着古老的时光。远方的客人每天都在欣赏着不同的风土人情,而这片空旷的山林里,只见飘渺的云雾,不见其他。耶溪的美丽故事该向谁询问呢?楚水的无情不过是流淌不息罢了。还好我这颗心就像原野上的仙鹤,能在人间任何地方停留。

去完善
释义
1. 沅水驿:此处指的是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的水驿,是古代中国传递信息的重要场所。
2. 辰阳:现名辰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市北部。
3. 沅州:指现在的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一带。
4. 耶溪:又名若耶溪,在古代中国浙江省绍兴市附近的一条溪流,此处泛指远方。
5. 楚水:此处指的是湖南省境内的河流。
6. 野鹤:一种生活在野外自由自在的鸟类,这里用来比喻作者自己自由无束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赏析
《沅水驿》这首诗歌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辰阳南望、沅水驿楼等风景,以及身处异乡的独特情感。首联“辰阳南望接沅州,碧树林中古驿楼”写出了南方自然风光的秀美和古代驿站的历史感;颔联“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瘴云浮”则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独自面对异域环境的无奈与孤寂;颈联“耶溪有信从谁问,楚水无情只自流”抒发了无法与故乡亲友沟通的感慨,同时借楚水之无情暗喻人生的无常;尾联“却幸此身如野鹤,人间随地可淹留”则以野鹤比喻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表现了他能够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再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因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有功,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此时,他的人生事业达到了巅峰,但内心却充满了忧虑和惆怅。
这一年,他写下了《沅水驿》:“山势西来接滇黔,北斗南望楚江浔。鸭头船走天疑梦,鹅颈滩回路岂沉?杨柳晓烟笼古驿,荻花枫叶露新洲。萧条又见秋风早,处处人家白板扉。”这首诗描绘了沅水驿的景色,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人生和时代的感慨。
在明朝嘉靖年间,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社会矛盾激化。王阳明虽然位高权重,但他深知自己无法改变这个黑暗的世界。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人间苦难的同情和对未来的担忧。然而,他依然坚信自己的道德理想,决心以一己之力,为这个世界带来光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