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化城寺(归越作)

标题包含
化城寺(归越作)
化城高处万山深,楼阁凭空上界侵。 天外清秋度明月,人间微雨结轻阴。 钵龙浮处云生座,岩虎归时风满林。 最爱山僧能好事,夜堂灯火伴孤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被后世尊为“阳明先生”。 1. 早年经历:王守仁出生于一个书香世...查看更多
欢喜薄荷糖
去完善

译文
在深山之处,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它位于万山之巅,仿佛是悬空在上界的楼宇。 夜幕降临,天空中挂着一轮明亮的圆月,而在人间,小雨渐渐弥漫出轻柔的凉意。 在寺中,水中的神龙浮现在云雾缭绕的座位旁,岩石上的老虎归来时,风吹过树林。 我最喜欢的是那些能令人安心的山僧们,他们在寂静的夜晚点亮了佛堂的灯火,伴随着孤独的诵经声。
欢喜薄荷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化城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境内的一座寺庙。 2.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成。 3. 高处万山深:形容化城寺所处地理位置的高远与幽静。 4. 上界侵:指楼阁高耸,仿佛要与天空相接。 5. 天外清秋:描述了天高气爽的秋天景色。 6. 人间微雨:指江南地区常见的绵绵细雨天气。 7. 钵龙:佛教传说中的一种神龙。 8. 岩虎:这里比喻山中隐居的隐士。 9. 山僧:对和尚的尊称。 10. 孤吟:独自吟咏,表示诗人孤独的情怀。
欢喜薄荷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身处化城寺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描绘了化城寺所处的环境:山高阁耸,仿佛悬浮在上界。颔联通过描写天上的明月和人间的微雨,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颈联则刻画了寺庙周边的动物与自然景象,展现出寺庙的神秘氛围。尾联赞美了山僧的勤劳与热忱,点明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整首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超凡的才情。
欢喜薄荷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化城寺(归越作)》是明代著名文人、军事家、哲学家王守仁(王阳明)在公元1521年创作的五言律诗。该时期正值明朝中叶,国家政治腐败,朝纲不振。然而,民间经济和文化却日益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崛起,这为文学艺术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提供了基础。 在该时间段内,王守仁的人生经历颇为曲折。他曾在朝廷任职,但因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后来,他在平定地方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赢得了朝廷的赞誉。然而,他却因功高震主而遭到皇帝的猜忌,最终被贬为庶民。在流放期间,他潜心研究道家、佛家和儒家思想,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阳明心学。 此外,这个时期的明朝社会风气也比较开放。一方面,儒家正统思想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另一方面,佛教、道教等异端思想也逐渐渗透到了民间。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为王守仁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总的来说,《化城寺(归越作)》这首古诗是在明朝中叶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诗人通过对化城寺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禅宗哲学的理解。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在困境中的坚韧不拔精神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欢喜薄荷糖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